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
 
热门测试
热门栏目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热门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抑郁症网 >> 怎样治疗抑郁症 >> 正文
浅谈抑郁自杀问题的现状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19             ★★★   【字体:

对自杀问题的探讨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医学问题,是古今中外存在的人类悲剧。自杀者结束自己的生命为目的是“得到解脱”,却对周围亲人带来巨大和持久的悲痛,因此无论自杀的动机如何,是不值得效仿的。自杀不是社会的阴暗面,自杀者经历剧烈的思想斗争而做出痛苦的决定,除畏罪自杀外,是不应该歧视和惩罚的。自杀行为是可以认识的,因此它是可以预防的。

 

自杀是多学科关心的问题,需要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政法学家等协同进行研究。目前各学科分散地开展研究、缺乏统一的协同机构。联合国于1996年要求各会员国建立国家一级的自杀预防策略,而中国至今尚未形成这一规划。

 

至今,自杀预防机构只有数家,而大多数地区尚未建立。我国各地谁然已普遍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但来求助的咨客中仅有2%以内有心理危机或企图自杀者,因此,心理咨询不能替代危机干预。

 

1994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成立前后召开过5次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会议,但由于专业机构少,参加这几次会议的代表大多数不是连续的,致会议收效有限,计划开展的少数自杀预防协作研究项目也难以完成。

 

自杀率指每年每10万人口中有多少自杀死亡。咋看这一数字不高,亦即自杀并不常见。另外,传统认为自杀是不光彩的事,社会人士并不重视。人们必须认识到,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社会阴暗面,自杀者应当被公众理解。这种认识有助于取得各方面对自杀和自杀预防的研究的支持。全国自杀总人数超过交通事故死亡者的三倍,是意外死亡的首位,应认真对待,关心和支持自杀预防,以降低自杀率。

 

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是具有较大社会效益的服务,国外此类机构的经费大多数是企业资助。而中国的较大企业则缺乏回报社会的意识,而危机干预或自杀预防机构所在单位由于经费困难,不能提供较多的财务支持。如果政府成立国家协助组织,则自杀预防所需经费预期可以得到解决。

 

怎样做才能预防自杀?

 

由于许多精神障碍和自杀显著相关,因此,早期识别与恰当治疗这些疾病是预防自杀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有一些依据显示,培训初级卫生保健人员识别与治疗人们的抑郁障碍,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有抑郁自杀危险的人群的自杀率。

 

让患者获得有效治疗的途径更方便并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会使结局更好,从而降低这些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率。

 

旨在增加社会联系并使寻求帮助方便可及的干预措施的效果令人振奋。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的方法、心理社会干预、自杀预防中心及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等策略,都有一些预防自杀的效果,但其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当容易控制自杀工具的获得途径时,限制自杀工具的方便易得尤其关键,如控制杀虫剂和除草剂的销售,剧毒药物和家用煤气的脱毒处理。人们已经注意到家里拥有手枪和自杀率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对个人拥有枪支进行限制后,这些地方使用枪支的自杀率降低。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知道媒体对自杀率的潜在影响。目前有依据表明,媒体报道在鼓励模仿自杀方面的影响主要在于事件报道的方式语气和用词,报道是如何突出其要点的,以及是否附有图片或其他不恰当的资料。媒体负责任的报道是绝对必要的。

 

一个人自杀给亲友带来的悲伤反应与自然死亡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谈论自杀仍有些忌讳,并且那些因亲友自杀而居丧的人很少能够有机会向人倾诉自己的悲伤。而与人交流的感受,是从抑郁悲伤反应中振作起来的一个重要步骤。为此,自助小组对于那些有亲友死于自杀的人来说,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有依据表明,自助小组对于参与者来说有积极的作用。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yiyuzheng037,或者微信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快速关注,我在公众号首页整理了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可以帮助你快速系统的了解抑郁症的诊治相关常识。也欢迎加周医生个人微信:zhoushaoyu036咨询交流,本站QQ群:285231548,群文件里新增《颜文伟谈抑郁症文集》电子书,看看名医怎样诊治抑郁症,欢迎大家加群下载,后期还会有更多电子书和视频讲座奉送。更多实用的抑郁症相关文章等待您的关注,微信订阅号:yiyuzheng037
文章录入:master    责任编辑:master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4006-4017 版权所有。本站是科普 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的治疗等精神科常识的网站。中华抑郁症网,只想把快乐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