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测试 |
|
|
|
|
|||||
---|---|---|---|---|---|---|---|---|---|
热门栏目 |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
||||||||
热门专题 | |||||||||
|
|
|
|
|
抑郁障碍的生化因素
1 .5一羟色胺(5-HT)假说
近10年来,心境障碍的5-HT假说越来越受到重视。认为5-HT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节人的心境。5-HT水平降低与抑郁症有关,而5-HT水平增高与躁狂症有关。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对氯苯丙氨酸、利血平可耗竭5-HT,导致抑郁;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选择性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阻滞5一HT的回收,起抗抑郁作用;5-HT的前体5一羟色氨酸能治疗抑郁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抑制5-HT的降解,具有抗抑郁作用。
研究发现自杀者和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HT代谢产物5一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降低,还发现5-HIAA水平降低与自杀和冲动行为有关;5-HIAA浓度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浓度越低,抑郁程度越重;抑郁症患者和自杀者的尸脑研究也发现5一HT或5-HIAA的含量降低。
2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
研究发现双相抑郁症患者尿中NE代谢产物3一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 MHP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转为躁狂症时MHPG含量升高;酪氨酸羟化酶(TH)是NE生物合成的限速酶,而TH抑制剂a一甲基酪氨酸可以控制躁狂症,导致轻度的抑郁,可使经地昔帕明治疗好转的抑郁症患者出现病情恶化;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NE的回收,可以治疗抑郁症;利血平可以耗竭突触间隙的NE,而导致抑郁。
有人认为抑郁症患者脑内NE受体的敏感性增高,而抗抑郁药可降低其敏感性,产生治疗效果。
3多巴胺(DA)假说
研究发现某些抑郁症患者脑内DA水平降低,躁狂发作时DA水平增高。其主要依据:多巴胺前体二羟苯丙氨酸(L-DOPA)可以改善部分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可以使双相抑郁转为躁狂;多巴胺激动剂,如( Piribedil)和溴隐亭等有抗抑郁作用,可使部分双相患者转为躁狂;新型抗抑郁药,如安非他酮(Bupropion)主要阻断多巴胺的再摄取。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时,脑脊液中多巴胺的降解产物高香草酸(HVA)水平降低。
另有报道,能阻断多巴胺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可治疗躁狂发作,亦说明心境障碍患者存在DA受体的变化。
4乙酰胆碱(ACh)假说
乙酰胆碱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之间张力平衡可能与心境障碍有关,脑内乙酰胆碱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抑郁;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过度活动,可能导致躁狂。
5 r氨基丁酸(GABA)假说 .
临床研究发现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具有抗躁狂和抗抑郁作用,其药理作用与脑内GABA含量的调控有关。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GABA水平下降。
来源:摘自抑郁障碍防治指南 主编:江开达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