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
 
热门测试
热门栏目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热门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抑郁症网 >> 怎样治疗抑郁症 >> 正文
与抑郁症有关的其他因素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14             ★★★   【字体:

躯体疾病与抑郁症

许多内科疾病伴有抑郁障碍。内科门诊患者中具有抑郁障碍者占12%-36%。内科住院患者约1/3有中等程度的抑郁症状,11%-26%在住院初期呈现抑郁状态。当躯体疾病严重、疼痛或卧床不起时抑郁症状尤为明显。

抑郁症可以加重躯体疾病,甚至使躯体疾病恶化,增加死亡的风险。故应该在积极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识别并处理患者的抑郁障碍。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考虑抗抑郁药与合并使用的之治疗躯体疾病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应该选择安全性高,药物相互作用少的抗抑郁药来治疗。

躯体因素

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可成为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见的与抑郁障碍发生相关的躯体疾病有: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所构成的威胁以及患病以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手术治疗所致的躯体残缺或生活的不便等均可以作为抑郁障碍的重要诱因。

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可出现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动作缓慢、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兴趣下降或缺乏、嗜睡等症状,与抑郁障碍相似。甲减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抑制尤为突出,患者的反应性、警觉性下降,严重者可以出现抑郁性木僵。

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是心境低落,且糖尿病患者人群的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因此糖尿病是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观察到的心境低落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现心境低落,但不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心境低落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影响不大;二是心境低落及相关症状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构成明显的影响,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抑郁障碍主要原因为:

①糖尿病相关的饮食限制、增加的自我护理工作量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②患者对可能出现的躯体脏器的损害和并发症过分担心;

③糖尿病造成的躯体脏器损害;

④糖尿病的某些病理生理改变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包括血糖紊乱和神经内分泌的异常。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均可作为产生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可表现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还有的患者可出现疑病观念等。 同时,抑郁情绪又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产生负性影响,包括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均容易伴发抑郁。调查表明癫痫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自杀的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5倍。最容易出现抑郁的癫痫亚型为强直阵挛发作和复杂部分发作。导致抑郁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疾病所造成的社会功能受损、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社会的偏见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二是某些抗癫痫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影响; 三是可能存在的共同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作用。

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

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和戒断都可成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这些物质包括鸦片类物质、中枢兴奋剂、致幻剂、酒精、镇静催眠药物等。由于酒精使用(饮酒、酗酒)相当普遍,应予特别关注。调查发现,长期饮酒者有50%或以上的个体有抑郁障碍。酒精和抑郁障碍的关系在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个体是在有饮酒史以前已经存在抑郁,但长期饮酒以后使抑郁更加明显;而对于有的个体来说,是酒依赖出现以后才出现明显的抑郁障碍,因此酒精和抑郁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简单界定,但在临床上发现嗜酒往往和抑郁障碍相伴随。此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如阿片类物质和抑郁障碍的关系也与酒精相类似。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引起抑郁障碍,其中包括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某些降压药(如可乐定、利血平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这些药物在使用常规治疗量时就可造成部分患者出现抑郁障碍,或使原有的抑郁加重。

需提请注意的是,危险因素在许多情况下是共同发挥作用的,例如影响婚姻状况的因素中除了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外,个体的人格特点也往往影响婚姻关系。在考察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时,应具体分析特殊个体存在的问题。证据表明,阳性家族史、生活事件、人格缺陷等因素的联合作用可使个体发生抑郁障碍的危险显著增高。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yiyuzheng037,或者微信扫一扫以下二维码快速关注,我在公众号首页整理了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可以帮助你快速系统的了解抑郁症的诊治相关常识。也欢迎加周医生个人微信:zhoushaoyu036咨询交流,本站QQ群:285231548,群文件里新增《颜文伟谈抑郁症文集》电子书,看看名医怎样诊治抑郁症,欢迎大家加群下载,后期还会有更多电子书和视频讲座奉送。更多实用的抑郁症相关文章等待您的关注,微信订阅号:yiyuzheng037
文章录入:master    责任编辑:master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循环性格与抑郁症的关系
    强迫性格与抑郁症的关系
    焦虑(回避)性格与抑郁症
    工作、职业相关因素对抑郁症…
    年龄差异与出生日期对抑郁症…
    抑郁症的性别差异
    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的作用
    人际关系对抑郁症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抑郁症的影响
    专业回答几个抑郁症问题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4006-4017 版权所有。本站是科普 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的治疗等精神科常识的网站。中华抑郁症网,只想把快乐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