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
热门测试
热门栏目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热门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抑郁症网 >> 抑郁症科普大全 >> 什么是抑郁症 >> 正文
解读抑郁症自杀
作者:傅宏波    常识来源:观察与思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24           ★★★   【字体:
上则表现为常头痛、心烦、多恐慌梦、乏力,腹泻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强烈厌世,焦躁不安。

  浙江省青年研究会会长王曙光指出,抑郁症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彻底改变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作为一种心理疾病,一旦患上这种症状,无非有两条路,一条是笑看人生,走出困境;另一条则陷入泥潭,欲罢不能,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往往成了最终的选择。

  “神仙只有灵的问题,动物只有肉的问题,而人却有灵与肉的双重问题。”这句话道破了人的复杂性的最深刻根源,那就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抑郁症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趋向越来越强烈:一位小学生在网上聊天说,我要疯了;一位老人因受不了孤独而离家出走……

  抑郁症与社会病有关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一样,抑郁症除了人本身的原因外(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与遗传有关),还与社会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许多抑郁症患者的发病,与“社会病”有关。

  近日,记者在一次聚会中,一位朋友告知,由于关系到职位的升迁和薪水的增加,拥有本科文凭的他急需一张硕士文凭。而他因公务缠身,根本没有时间也没精力去准备和考试,因此,最近老是失眠,服药也没用。记者善意地提醒他要给自己解压,学会自我放松,否则很有可能患了“传说中”的那个抑郁症。朋友闻之大惊。但一出此言记者便觉后悔,生怕会给这位仁兄再增加“抑郁指数”。

  目前我们的社会,存在着狂热的“惟文凭是举”现象。找工作、选拔干部等等都需要文凭。文凭成了人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必备条件,但这却是一个误区。文凭只是证明某人在某时受过某种教育,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学历。拥有一张本科文凭,只是漫长的学习生涯的一个点而已。点是代表不了线的。我们在考察某人知识储备时,应该看一条线而不应该看一个点。所以,我们现在的“惟文凭是举”的人才观,的确是埋没了不少人才,也害了不少人。

  浙江有一位知名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相当有才华,而且也是一家省级刊物的编辑部主任。然而有一天,他却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周围朋友惋惜不已。他自杀的原因是竟然是由于在参加评高级职称时过不了英语关,最后得了抑郁症而导致。

  我们反思,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甚至被圈内人誉为中文专家的作家,仅仅为了一个职称的评定,一门在他研究领域根本用不着的语言考试,而夺去了他的生命。除了他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原因外,时下对社会上各种职称的评定制度有必要提出质疑,好像英语就是咱“祖宗爷”一样,任何角色都不能少了它,英语在我们国家不是把它作为一种语言来用,而是作为一种工具。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为此“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而焦躁不安。

  记者有次去北京出差,路过一政府部门时,看见门口有一男子穿着邋遢,手拿状纸,口中喊道:×××丧尽天良,天理难容啊!旁边的警察和便衣冷冷盯着那个男子的一举一动。每当一辆豪华轿车从门口经过,他都会跑上去喊“帮帮我”。他觉得坐在高级轿车里的一定是个大官,一定能为他作主。但汽车往往疾驶而过,只对他留下一缕尾气。那男子就一直喃喃自语,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他的精神显然在某种因素刺激下变得不是那么正常了。男子那种上访无门的绝望、悲愤表情在记者脑子里久久不能散去。虽然不知道他有多大的委屈,但却完全可以理解老百姓那种求助无门的心情。

  时下政府有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老百姓最起码的上访求助渠道因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精神科医生原创抑郁症科普文章,欢迎扫码关注抑郁症公众号(yiyuzheng037),欢迎添加周医生个人微信zhoushaoyu036。讨论交流或更多服务推荐一个抑郁症病友家属社区,微信公众号搜索一路奔跑(dba120)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我是周绍宇,只想把快乐还给你!

                                 微信订阅号:yiyuzheng037         

分享到:


你可能还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常识录入:master    责任编辑:master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现代人急需健心良药
职场抑郁:上班族“心头之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4006-4017 版权所有。本站是科普 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的治疗等精神科常识的网站。中华抑郁症网,只想把快乐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