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测试 |
|
|
|
|
|||||
---|---|---|---|---|---|---|---|---|---|
热门栏目 |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
||||||||
热门专题 | |||||||||
|
|
|
|
|
上世纪80年代,心理咨询进入中国后,各个大学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学专业的毕业生很少,因此在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上,中国采取了以社会培训为主的办法。贾晓明说,这样的培训,短期培训居多,训练时间少的3至5天,多则几个月,这样短的时间,很难想象培训出来的人有多高的水平。
为此,贾晓明呼吁大学应多开设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方面的专业,以缓解专业人才缺乏的紧张局面。她介绍说,虽然中国不少院校相继设立了心理学系,心理学也成了一个热门专业,每年报考的人数也逐年增加,但由于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各个学校每年招收的心理系本科生,只有几十人,研究生的数量就更有限了。
到目前为止,中国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数量还很少,以高校为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张继明介绍说,目前他们中心有6个老师,面对的是18000个在校生。也就是说,心理咨询老师和学生的比例为1比3000。这个比例在国内高校中还是比较高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捉襟见肘了。发达国家的比例是1比2000到1比1500。
文化让中国人不接受心理咨询
心理学家常说的一句话是,那些自认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而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对心理问题的人。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人们一旦遇到诸如情绪低落、情感挫折、环境不适等心理问题,首先就会想到找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胡佩诚教授介绍说,美国人把接受心理咨询看的像吃顿麦当劳那样自然、简单。
美国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发源地,也是心理咨询业最发达的国家。在那里,几乎每一个中产阶级都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有人这样形容说,美国成功人士的臂膀是靠两个人搀扶的,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心理咨询师。据统计,每50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名心理咨询师,30%的美国人定期做心理咨询,80%的人会不定期去心理诊所。
但中国人似乎不太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很多人反而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人性格软弱或意志不足的表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你可能还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抑郁并非只是心理疾病 帕金森病患者要严防抑郁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