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
热门测试
热门栏目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热门专题
您现在的位置: 抑郁症网 >> 抑郁症科普大全 >> 抑郁症原因 >> 正文
家庭溺爱可能引起大学生抑郁
作者:北京日报    常识来源:http://www.21jk.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19             ★★★   【字体:

        目前,北京市大学生的精神卫生问题十分严重,抑郁症现患率已经达到23.66%,据此估计,北京地区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以2004年为例,北京地区高校共有19名学生自杀身亡,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一点九。 

  分析原因时,北京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专家郑毅认为,这些大学生的抑郁源自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溺爱,导致他们成人以后面对挫折没有承受能力,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

  “看看游乐场里挥汗如雨替孩子排队的父母,再看看清华大学校园里扎着帐篷陪孩子读书的父母……到底是谁拿走了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剥夺了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郑毅表示,目前孩子心理防御能力薄弱,主要是家长把太多精力放在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上,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够。

  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家长都替孩子代劳了,目的往往是怕孩子累着,或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练习题,上更多的课外辅导班。郑毅说,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只可能是“考试机器”和“学习工具”,绝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这实际上也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帮助别人的权利,同时使孩子失去了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

  他指出,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严重、抑郁症高发是不正常教育模式的必然结果。家长往往忽视了敏感期教育,以为孩子小,懂社会规范是大人的事情。这就导致孩子不懂规矩,以自己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长大以后,如果遇到困难很可能出现极端反应,或者遇事退缩,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即使有些家长觉察到孩子精神方面出了问题,也只是到综合医院求助于心理医生,而忌讳到精神专科医院,从而常常延误病情,甚至招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郑毅表示,检测心理是否健康并不难,就像不同年龄段都有一个大致的身体指标一样,心理健康也有。家长只需要做几个题,对照一下孩子的情况即可。希望家长能多普及科学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早期干预,重视关键期的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独生子女”忐忑当父母来源: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有个朋友看见我家宝宝可爱就想抱一下,没想到孩子竟然哭了,她是不是得了社交恐惧症啊?”连日来,安徽省城各家心理咨询室多了不少年轻的家长和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咨询的事项往往是孩子是否得了社交恐惧症、多动症。心理学专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患上了养育焦虑症。

  省城刘女士家的儿子5岁,正在上幼儿园大班,可小家伙好像天生就爱动,让刘女士焦急不已。虽然刘女士时刻关注儿子的“新动向”,有一点问题就及时制止,可孩子好动的习惯不仅没改,反而更严重了。“孩子小,又没法打他,打了还心疼。可是讲理他也不睬我,时不时还跟我怄气!”不得已,刘女士只能求助心理咨询师。

  “刘女士所说的问题对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并不算问题,是这一阶段孩子的普遍现象。”省城子昂心理工作室医师贾启华告诉记者,目前一批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大多数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价值观和上一辈有明显区别,所以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更高。此外,“生活的压力,也使这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更高期望,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过高要求,潜意识中会出现养育焦虑的现象。”贾启华表示,这一代父母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被长辈照料,很少照料别人,相对自私。所以,“他们很难照料好自己的孩子,甚至会跟孩子发生争执,养育焦虑的现象也更明显”。

  贾启华提醒广大年轻的父母,处于童年期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游戏,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在成年后更好地与人交流。此外,还要懂得欣赏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好心态,根据孩子的年龄创造适当的生活、教育环境。


更多精神科医生原创抑郁症科普文章,欢迎扫码关注抑郁症公众号(yiyuzheng037),欢迎添加周医生个人微信zhoushaoyu036。讨论交流或更多服务推荐一个抑郁症病友家属社区,微信公众号搜索一路奔跑(dba120)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我是周绍宇,只想把快乐还给你!

                                 微信订阅号:yiyuzheng037         

分享到:


你可能还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常识录入:master    责任编辑:中华抑郁症网 
  • 上一篇常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大学生抑郁障碍鼓励接受咨询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4006-4017 版权所有。本站是科普 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的治疗等精神科常识的网站。中华抑郁症网,只想把快乐还给你!